一向爱打麻将的白女士很久没有出去和老友们活动,子女们觉得奇怪。追问才知,她和多年的好友兼“麻友”56岁的樊女士“闹翻”了,起因是:她在老友家挨了5岁小孩一巴掌。(9月17日网易亲子综合)
说到小孩子,人们心目中就会想到天真、活泼可爱、纯洁等形容词。确实,小孩初入社会,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好的、不好的现象他们都未曾深入的接触,也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。家人作为小孩的第一任老师,就要教会孩子什么好的事物,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,尽可能的传递正能量。新闻中的奶奶,面对自己5岁的小孙子打了好友一个耳光,非但没有加以责备孩子,反而捧腹大笑,这样的行为着实不该,是一种对小孩犯错的纵容,是对小孩家庭教育的不足。
对于每个家庭来说,小孩无疑是家中的宝贝,“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在受伤怕碎了”。作为家人,看重自家的小孩那是理所当然的,但是家人在爱护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一定的度,不能过分的爱护孩子,不管小孩说什么做什么都听之任之,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不好行为不加以制止,不往好的方向引导,只要小孩高兴就随他,那么这样的关爱将会沦为溺爱,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好的影响。
现在社会中,青少年犯罪事件日渐增多,有相关分析指出:青少年犯罪大多数都只是年轻气盛一时冲动引起的。有的青少年是家庭溺爱从小贪玩,学习成绩上不去,学校不管,家庭不问,流于社会,沾染上偷盗、打架等恶习;有的是父母忙于生计,长期在外地打工,这些小孩在家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,得不到应有的良好教育与监管,在社会上与小伙伴们寻欢作乐,渐入歧途;有的父母离异,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和帮助,晦暗的生活处境和自愧不如的心理状态使之自暴自弃而违法犯罪。可见,家庭溺爱对小孩今后的成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。
我们都知道,什么事都依着孩子,就是一种溺爱。面对孩子打人家耳光,不加以责备,而且还“一笑了之”,这也是一种溺爱。家人疼爱自己的孩子,这是可以理解的,如果过分的溺爱小孩,只会造成他自身无法独立,莫让溺爱成为小孩成长的“绊脚石”。